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
编号:13658836
流感季来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人人健康》 201421
     秋末冬初,随着气温的不断变化,到太原市各大医院就诊的感冒患者日增,其中以儿童及中老年人居多。近日,记者从山西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流感季已经到来。根据流感病毒的发病规律,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3月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本刊在此提醒,老人、孕妇、孩子是高发人群,要充分做好个人防护,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

    认识流感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李智介绍: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它的病源体——流感病毒是一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共分为甲、乙、丙3种类型。其中容易造成大流行、致病力最强的是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病毒颗粒上面的糖蛋白将甲型流感病毒按HN分型,可分为H1N1、H5N1、H7N9等不同类型。一般来说,流感不是每年都有发生,它按5年一次小流行,10年、20年一次大流行的规律发生,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流感病毒的变异是防控工作的最大挑战,全球流感每年导致25~50万人死亡。
, 百拇医药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我国北方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本刊医学顾问、健康管理专家周生来介绍说:“流感和普通感冒同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人易感,但二者存在很大差异,一是二者病原体不同,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则由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或细菌引起。病毒主要包括冠状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主要包括溶血性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金葡菌等。二是临床症状的差异。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症状较严重,高危人群可引起严重并发症,进而危及生命;感冒的症状没有流感严重,它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主要以咳嗽、流鼻涕、打喷嚏、鼻塞为主”。

    流感的症状
, http://www.100md.com
    流感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体温39℃~40℃)、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根据流感的临床表现,医学专家将流感分为以下4种类型——

    第一类型是单纯型流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第二类型是肺炎型流感。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 http://www.100md.com
    第三类型是中毒型流感。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第四类型是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加重,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绀等症状,病死率高。

    流感的危害及预防
, 百拇医药
    由于流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其呼吸道传播的特点可造成大范围的爆发和流行,给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尤其对老人和儿童的危害较大。

    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讲,流感可引起肺炎和其它严重并发症,流感和肺炎是老年人主要死因。

    流感对儿童的危害也较大,不仅会导致儿童发烧、出现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病症,甚至会引发败血症,危及患儿生命。流感极大增加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也对孩子的健康造成隐患。因此,预防流感是对呼吸乃至全身健康的保证。

    在流感预防方面,接种疫苗是公认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自问世以来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及人群接种,证实对各年龄段人群均能产生良好免疫效果。

    防治流感中医药也有独到之处。本刊医学顾问、上海长海中医医院院长凌昌全说道:“流行性感冒在中医温病学中被称为瘟疫,中医对于温病的治疗,从诊断、立方到施治有一套完整体系。是用药物的性味功能来改善人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维护人体健康,这就是扶正祛邪的原理。比如长海中医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共同研发的由白芷、薄荷、藿香、苍术、艾叶、佩兰等数味中药组成的‘辟秽防感香囊’就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 百拇医药
    老年人及具有基础慢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流感的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凌院长建议,“可适当选择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如黄芪、西洋参等,成药方面可以选择养气血、固本元的成药。而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以后,基本原则就是早诊断、早治疗、中西医结合。”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用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 http://www.100md.com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外出时,最好戴口罩等,也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

    流感疫苗虽好但不是人人都能接种的,它也有适宜接种和不适宜接种的人群。

    适宜接种的人群有: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婴幼儿;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儿童;18岁以下青少年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上述流感高危人员和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以下人员不宜接种: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孕妇及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及发热或急性感染期者,接种需推迟到痊愈后进行。
, 百拇医药
    医学专家特别提醒:接种完毕需观察20~30分钟后才能离开;避免空腹接种;全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副作用较大,12岁以下儿童禁止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烧,而且注射部位会有轻微红肿,但这些都是暂时现象而且发生率很低,不须太在意。但少数人会出现高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喘鸣、荨麻疹、虚弱、心跳过速和头晕等不适症状,此时应立即就医。

    接种疫苗遵循的原则:▲流感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遵循“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接种原则。▲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具体到北方城市,最好在每年11月份前完成接种。▲流感疫苗含有3种毒株,每年流感病毒流行株发生变异了,对应的流感疫苗的毒株组份也随之变化。同时,即使是相同毒株,以往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只能在体内维持约一年的时间。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效果。, 百拇医药(刘国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